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王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的实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学与信息技术就无从整合,所以,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使自身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将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策略都融进信息技术里,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教师,这也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重点,因为一个新型的站在时代尖端的教师,更能吸引住学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质去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以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网络化教学理论和传统课堂教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料来源
在设计《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资料库平台的功能。课堂上,在学生阅读了文本后,要求他们根据作者的说明绘出中国建筑的大致的图形,教材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是有限的,而学生本身关于建筑的知识经验也十分有限。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提供了一些有关建筑网站如中国建筑网(http://www.jianzhuw.)、建筑大全网(http://www.jzdqw.)、世界经典建筑大全(http://xibbs.soufun.)等等,引导进行深入地查询;还让他们浏览学校自行设计的《中国古代建筑》虚拟网站。《中国古代建筑》融科学性、人文性于文性于一体,它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同时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拓展。学生能从中找到所需的素材来进行充满个性的创作。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料丰富起来。
二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环境,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