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作文硬伤揭秘及对策
- 资源简介:
约7910字。
2010年中考作文硬伤揭秘及对策
应对中考作文,考生只有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会备受阅卷老师青睐,获得高分。一些考生因缺乏整体意识,考虑不周,能力不强,出现一些常见的失误,导致作文得分不高。这些常见的失分点,考生如何来规避呢?考生唯有全力掌控,反复练习,提升能力,才能远离雷区,从容应对。
硬伤之一:字迹不工,卷面欠美。有关卷面书写问题各省市均有明确要求,但并未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是有少部分考生对于汉字书写特点没有掌握好,写字不规范;还有些考生平时忽视练习,写字不匀称;还有一部分考生字写得很好,但因书写过快而导致字迹潦草。从评分上看,书写一般是5分,但卷面欠美导致的损失远不止这个分数。字迹不工,同类作文评分时,一定是最低的。因此,这是影响作文评分的“头号杀手”,请考生一定不要轻视!
应对策略:考生在平时应加强汉字基本功的训练:字体端正的,力求更加美观;字体不规范的,力求端正清楚。笔者认为考生可选择自己所欣赏的名家书法,从临摹正楷字入手,把握汉字间架结构,习得运笔技巧,再在此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如果考生每天坚持临摹一两页,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练就一笔好字!这样不仅可为考生作文夺取高分助一臂之力,而且能写一手好字更是让人终身受益。即使考生平常字写得不漂亮,考试时也要有信心、耐心,尽可能让字迹工整清晰一些,卷面干净一些,以避免丢分。
硬伤之二:审题不准,偏离题意。有些考生因读题不细,忽视作文提示语,导致审题失误,偏离题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全命题作文——忽视关键词与限制语,如广东省汕头市中考作文“那天我捡到快乐的钥匙”,有的考生就忽略了“那天、快乐”这些限制语,导致作文偏离题意;半命题作文——补题不准,文题不通,如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曾经错过的______”,有考生就拟题为“曾经错过的道德”,再如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用______丈量______”有考生就拟题为“用尺子丈量过去的美丽”;话题作文——理解不透,拟题不当,如四川省中考作文,有考生不解“守望”之意,竟拟出“守望那悠远的歌”;材料作文——偏离题旨,拟题不准。另外,还有的考生不看题目要求,导致文体不符,字数不够。考生审题不准的情况还有很多,最常出现的就是以上的情形。考场作文因审题不准会造成作文迷失方向,这样的作文一般不会及格。因此,考生在动笔前一定要反复斟酌!
应对策略: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与实质,尤其要看准题眼,锁定其写作的重点,以此来凸显文章的主旨。比如,2010年中考作文中就有许多关键性的题眼:“错过、尝试、行者、守望、自视、不变、共享、多想”等。抓住这些题眼,即关键信息,考生便能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路。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吃透题旨,即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和提示语或是材料的真正内涵。有的是在时间上作限制,如“那天我捡到快乐的钥匙”(广东省汕头市中考作文);有的是在处所上作限制,如“黑板上的记忆”(上海市中考作文);有的是在数量上作限制,如“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有的是在人称上作限制,如“总想为你唱支歌”(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作文);有的题目还有象征意义或引申义,如“打开一扇窗”(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作文),【注:以上文题均为2010年中考题】这就要求考生弄清其蕴涵的深意,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特别是材料作文,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材料的主旨之后再进行写作。因此,只有认真审题,考生才能把握好写作的方向,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光彩夺目!
硬伤之三:立意不深,思想肤浅。应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