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漕港中学2010年中考作文模拟训练一
作者:李贵根 时间:2010/3/18 21:49:05 来源:asdf32313 改编 人气:610
题目:其实很快乐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写成记叙文的形式,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地点等。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补充式命题作文,写之前要做的事有:
1.补全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如何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全,这里面包含着作文的审题能力与构思技巧。这道半命题作文,因为题干中没有“提示语”,要求简洁明了,在审题上不存在任何障碍。补题的过程,就是构思选材的过程。就这道题而言,可补充的点很多,但别忘了“其实”这个副词,“很快乐”可能是常常被人误解的一种感受,“我”只是说出事实的真相和“我”个体的认识。因为快乐其实也有差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快乐,吴均的“风烟俱静,天山共色”是快乐,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快乐,汪精卫卖国投敌对他个人而言,或许也是快乐。但就快乐的本质意义而言,快乐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主题必须是积极向上的,给人美感的同时,引人向善。
2.写出起伏。“文似看山喜不平。”就本题的写作而言,如果开篇就写快乐,中间还是快乐,结尾再点快乐,文章只洋溢着快乐气氛的话,就显得单调乏味,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我们在构思时不妨使情节有起伏,从“不快乐”入手,选取一个自己厌烦的对象,从反面写起。如可先叙述一件让自己很不快乐的事,再写一个偶然的事件使自己发现其中蕴涵的无限快乐。从此就快乐地喜欢上了它。这样一来,情节就显得波澜起伏,内容也就充实生动了。
3.文体的选择。本命题首选的文体应该是记叙文,通过“其实”这个词我们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什么是“其实”?《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因此我们确定本题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描述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快乐,而且这个“事件”一定有曲折、转折的过程。
[范文选登]
想念其实很快乐
生命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带着琐碎的爱恋与牵绊,缓缓渡过,只是这样……
——席慕容
那些消逝的时光总能如水般澄澈,它倒映着两个快乐的身影,是你,是我。
我总任性地躺在你的怀中,听你讲些过去的琐碎的故事。故事中,那棵老杏树总被提及,说到那儿时,你总抬头张望着,告诉我说从你年轻嫁过来时,它就在这里了。你也时常给我唱着你年轻时候爱唱的歌,这时的我总咯咯咯地笑,笑着笑着就倦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醒的时候,竟隐约能看见杏树上结了些果子,还是青绿色的,它们羞怯地躲在叶子后面。我摇着你的胳膊,央求你摘几个来尝尝,你总念叨一句“离熟透还早着哩”,可也并不拒绝,搬来梯子便摘杏去了。
下来时,衣服里便裹了一兜杏儿。你拿起一个在衣服上蹭蹭,递给我。咬上一口,是要酸好半天的。我半眯着眼睛看你,“还酸得很哩!”你笑着说。我便不再说话。熟透的杏儿你也从不吃,只是摘了来洗净了给我。看着我开心的样子,你幸福地微笑着。你也从不分给别人,就只是给我,见我吃完了就坐到杏树下面,看着杏树叶的间隙之间透出来的天,似乎在张望着什么。
你没上过学,说没法教我读书写字,便在空余时间为我缝沙包,缝棉衣和被褥。密密的针线里,是你浓浓的爱。你甚至把自己最后的年华都缝在了里面,织成了最美丽的网。我被紧紧地裹在里面,贪婪地享受着你赐予我的关怀。
那年,很大的暴雨,邻家的树很多都倒了,而杏树却顽强地存活下来。那年,你不舍地剪掉了留了一辈子的长发,把它埋在了杏树下。那年,你离开了我,杏树便再没有长过叶子,结过果。后来,爸爸找人去伐树的时候,全家人都去了,唯独我没有。我躲在家里不敢去想,哭得惊天动地。我没看见你离开时的样子,没听见你留给我的一句话,只是依稀记得在你生病的日子里,倔强的你只吃我喂给你的饭……
想念你,竟是这般快乐……
如今,我还是坐在树下,只是身边已没有你。我早已学会了你教给我的坚强和爱。我抬起头,已经不需要从叶的缝隙里看天空。抬头,展现给我的,是广远的苍穹,还有几片浮云。它们变换着姿态,亦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常想,有没有一片浮云代表你,正爱怜地看着我?消逝的,是承载灵魂的形体,而那美丽的灵魂,可以像凤凰涅槃一样,以全新的生命迎接崭新的生活。而你,就是如此……
镜头缓缓滑过时光的碎片,每一小块都沉淀着你的曾经,反射成最美丽的光源……
[点评]想念逝去的亲人,这样的题材同学们写得也挺多,但大多不会表达,写出来的文字很生涩,究其原因,就是不懂抓生活细节,不懂得截取生活中细微的片断来体现这种情感,其实,生活就是由这样一个个细微的片断组成的,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将生活中那些使自己感动的细节还原、再现。写其它素材也是如此,切忌空洞的抒情、议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