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3
- 资源简介:
约5720个字。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教学简案】
一、教学设想
释文莹在《湘山野录》中如此评价寇准的诗:“深于诗者,尽欲慕骚人清悲怨戚以主其格。”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会沉湎于个人的荣辱沉浮,他会把忧郁和悲哀看作一种力量,与民族危难、国家兴衰紧紧系身。作为新时期文学朦胧诗人的代表、用诗情点燃一代年轻人心灯的舒婷,就把这样的担当圆融于诗歌的艺术激情中,幻化为崇高的悲伤和渴望。因此,尽情读诗,体悟诗情,是学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要着。第二,因情置象。《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意象的叠加和强化完全按照情感宣泄的力度来排布,或紧致或散逸,需细细品读才得其意。把握感情传达强弱与意象排列疏密的关系,当为教学过程中需要着力的部分。第三,朗读得诗味。学习本诗,要重视对朗读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声音形式的处理,这有助于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因此,《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过程中,朗读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
二、教学流程
1. 导入
人与人见面讲究第一印象,人与文学的邂逅也是如此。初次见面,《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在下列表述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来概说你的感觉。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关于的诗歌。
答案可以丰富多彩,正所谓诗无达诂。但是,它们必将通向同一个命门:爱国。
2. 朗读
有感情不一定能准确地抒发出来,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爱国”的情愫沉淀在诗人的笔底世界,激荡着波澜。同样,有感觉也不一定能准确传达出来,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法则。朗读就是重要法则之一。
①自由、独立、用情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人喷薄的爱国情感。
②诗歌一共四节,男生朗读第一节,女生朗读二、三节,全体朗读第四节,初步感受不同的情感深度、强度和蕴藉。
③选读最有感触的部分,尽可能读出重音、停顿,控制好速度,进一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④教师评价以上三个朗读环节,作示范性朗读。
⑤全体师生共读全诗,准确把握诗情,以期诗歌情、诗人情、读者情的和谐共振共情。
3. 觉解(师生共学,教师参与)
(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祖国的模样。在王平久的心里,国是千万家;在乔羽的笔下,国是稻花香;在瞿琮的歌中,国是青松气质、红梅品格——在诗人舒婷温软的内心,“祖国”曾经拥有怎样的模样?
①祖国曾是破旧的老水车。
②祖国曾是熏黑的矿灯。
③祖国曾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
④祖国曾是淤滩上的驳船。
(二)一组意象的叠加唱出了祖国曾经的模样。这样的模样共同的特征是什么?贫穷、停滞、饥馑、落后——艰难的步履、苦难的历程。
(三)意象营造意境,意境烘托心境。面对这样的祖国,诗人会有怎样的心境?
诗歌里流淌着浓郁的悲凉和寒薄,可以看出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心灵深处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