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将图表进行到底!
- 资源简介:
共18张,内容丰富,注重方法指导,很实用,附有教师版和学生版学案约3800字。
11届高三语文语言表达之图表转换
姓名: 学号:
一、【高考真题】
1.(09年广东高考题)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______A_____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____B___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______C_____________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A、
B、
C、
【答案】
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C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2.(10年广东高考题)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6分)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
【答案】
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 (3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
国成为了(3分)
【解题思路】
解答这道题,应按“整体---局部”的思路进行。
首先是整体把握。本题由题干、文段及图表组成,三者在内容上是一个整体:题干的“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正是这个整体内容的观点或结论部分;文段与图表的信息则是这个观点的论证部分。对三者的逻辑、语义关系的整体把握,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其次是局部的分析、理解。(局部包含题干、图表及文段)要做到:
第一,读懂题干。本题题干的信息有:表述对象是“数学活动中心”;“数学活动中心”的特点是与政治、文化、经济发达中心大致吻合;答题时必须以图表所示的内容为依据;答案是填充在文段中的A、B两处;所写出的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科洁,语意连贯”。
第二,把握图表信息。图表的信息是题干的“数学活动中心与政治、文化、经济发达中心大致吻合”的表述的具体呈现。图表通过三个历史时期的“数学活动中心转移”来印证了这一结论,这三个时期分别是“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