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学案二则
- 资源简介:
约7910字。
《伶官传序》学案二则
流浪客改编
【学习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诵读课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句。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作者:
欧阳修,字 ,号 、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2、背景介绍: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
3、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勖( ) 仇雠( )少牢 ( )方其系( )燕父子以组 盛( )以锦囊 逸豫( )
课内探究
1.读课文,分段串释。遇到不理解的字句,可通过工具书解决,或小组合作探究,再有问题,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师点拨讲解。
2.解释重点词:
第一段:岂( ) 原( )
第二段:晋王之将终也( ) 以三矢 ( ) 归梁( )
尔其( )以一少牢( ) 纳之( )
第三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 )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见贼( )
不知所归( )何其( )抑( )本( )
兴国( )逸豫( )亡身 ( )
第四段:举( )为天下笑( )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当堂训练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玷污(diàn) 仇雠(chóu) 同仇敌忾(gài)
B.伶官(1íng) 沾襟(zhān) 意气之盛(shèng)
C.锦囊(náng) 溺爱(nì) 盛以锦囊(chéng)
D.聚歼(jiān) 睥睨(bì)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而前驱 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B.吾遗恨也 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还是。 泣下沾襟 泣:眼泪。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 人事:给人安排工作。
3.判断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
(2)此三者,吾遗恨也( )
(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6)盛以锦囊( )
4、翻译下面句子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③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课后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