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广东顺德教育局:陈德祖
纵观十多年中学语文教改的轨迹,可以看到,中学语文教学是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培养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方向逐步深入发展的。当前,中学语文界为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生动有 效地学习语文,正在深化改革,探索规律,走"教会学生学习"之路,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语文 教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学法指导的原则
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为依据,语文学法指导应遵 循以下若干原则:
(一)改革教法与指导学法并行不悖的原则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就有"教学半"的说法。吕淑湘先生则更是言简意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教 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就一般而言,好的 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教法与学法必须协调同步。 而语文学法指导,则是探索教法与学法融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怎样组合、渗透更科学的问题,它的基本思 路就是: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好比指导学生去掰一个壳子,既要 讲清掰开壳子的目的、知识、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方法后更想掰开壳子摸到核心的心理,从而使 教法与学法得到有机组合。在这方面,湖北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他研 究中学生学习的八个环节,并从中抽象出十条心理规律作为中学生的本质学情,同时根据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 中的六个主体环节设计了相应的六种基本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以此来 保证教学适合学情的要求,教法适合学法的要求。这种课堂结构的设计使学法与教法互为作用,优化了课堂教 学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研究的状况。
(二)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学生的智力,既是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按照学法指导的理论, 传授知识本身,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思维能力,而思 维能力是智力因素中的核心,由此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不是单纯的积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