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摘要:
“五四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时代。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思想更是得到空前解放,尊重人权、崇尚人格、发展个性,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遗憾的是,在盛世空前,意识形态异常活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思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学生人格的萎缩,个性的消失,创造力的衰竭等可悲现象,至今在校园环境里还甚为普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发展学生个性,身处人文学科前沿阵地且站在历史与时代制高点俯瞰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凸现语文教材的人文性,激活学生的人文思想火花;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培养创造意识解缚松绑;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格,教师须具备人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个性 培养 人文性格 人文素质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是灭绝人性,还是张扬个性,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都进行进激烈的较量。由于宗教统治的严酷,欧洲曾出现了一个黑暗的中世纪,可喜的是文艺复兴高扬人性大旗,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终使欧洲人开始了用前所未有的眼光审视自己,从而大踏步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天地。我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举,人的个性和才华得以尽致的发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秦汉以后,由于统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一统天下,渐渐将中国社会推入了“灭绝人性”的深渊。
“五四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时代。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思想更是得到空前解放,尊重人权、崇尚人格、发展个性,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遗憾的是,在盛世空前,意识形态异常活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思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人格的萎缩,个性的消失,创造力的衰竭等可悲现象,在校园环境里甚为普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身处人文学科前沿阵地且站在历史与时代制高点俯瞰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担负着历史使命。
1、凸现语文教材的人文性,激活学生的人文思想火花。
传统的中国教育,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学校,都有其浓重的抑制个性的教育因素,做个“听话”的孩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致要求;循规蹈矩,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里,要“排排坐”,“分果果”是“小的留给他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知道的规距是“先举手,再发言”,课堂上鼓掌也是在老师的示意下“啪!”“啪啪!”响亮而整齐。诚然,上述现象有其重要的思想教育因素,但从其负而效应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中国人个性消失的一条根源呢?
语文教师,如果用人文主义的角度审视手中的教材,就会发现,现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