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感受·学习·领悟——“新课标”下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发现·感受·学习·领悟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是发现和感知,是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直观的感受,是读者从文章中获得的初步信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朗读以声传情、引起共鸣、力求发现美;其次,披文入情入境,置身文中,感受意境美;其三,寻觅优美辞章,培养语感,学习语言美;其四,鉴赏艺术形象,辨别美丑,领悟人性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审美能力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阅读教学更为广大师生所重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纵观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下同)中的课文,应该说都是一些寓理于情、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语言作品。这些作品包含着以语言文字知识为主的各人文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语言艺术性,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学生身心的愉悦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美,以求达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构建真、善、美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首先,朗读以声传情,引起共鸣,力求发现美。
有情感地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而“新课标”中也依然一如既往地强调要重视阅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叙事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读的方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