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报告《假如有这样一节课》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3 11:29:2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640个字。

  《假如有这样一节课》
  ——余映潮
  马鞍山市当涂县新市中学:李家全(视频整理)
  各位:今天下午是个有趣的话题,题目是《假如有这样一节课》。这是一种假设,假设什么呢?假设有这样一节课,它有许许多多的环节,这环节应如何操作呢?最好做什么呢?我就把有关的教学手法用这样一种假设来把它谈一下。
  一、创意——理性思考诗意策划
  教学警语:理性思考与诗意策划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工作。就像写文章的“意在笔先”一样。
  首先谈的是教学创意的问题。所谓教学创意?就是每位老师设计教学时的点子、方法、主义,或者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创意就是带有个人特点的教学策划,有了策划之后,再展开我们的教案设计,所以教学创意是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和经过很多周折才可能产生的教学设想。
  教学创意有两方面要求:一要理性思考,二要诗意策划。两者是教学创意的重要前提。如没有理性思考,我们难以展现每节课的基本轮廓;如果没有诗意策划,我们每节课的教学就难以开展。
  举个例子:我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理性策划什么?是能力综合训练。这个短文既要落实字词,又要让学生受到更好的能力训练,还要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于是,能力综合训练就是理性思考和诗意策划。
  第一要朗读,朗读什么?不是让学生泛泛地读课文,朗读是有任务的。首先,要读出故事的味道(示范语气,强调故事语调);其次,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客人有客人的语气,元芳有元芳的语气。然后,要读好课文故事情节,告诉学生故事有两个大的情节构造,怎么划分?老师不知道,必须得学生去解决。如此是能力训练式的朗读,学生要把文章分两层次读,要纵观全文,还要概括层次内容,然后知道什么地方是第一层和第二层。这是理性思考下的诗意策划,是第一个任务。第二个很简单,练!练什么?每位学生都要在文中找出一类的文言词出来。一类,就是我们上课说的一个个字词的落实。如“门外戏”中的“门”字,与后面“入门不顾”中的“门”妙在用法不同。一“门”是大门意思,另一是作状语用法“在门外”。再如“尊君在否”,“君与家君”,这几个词有敬词和谦词的区别。再如元芳训客人,“失信”,“无理”,“信”与“理”是此文的主题。这就是训练有素,让学生动起来,一类一类地学习文言词语。第三要是“品”。从一句话里或一个词里感受到什么?品味到什么?这就是把学生带到字里行间,品词论句,培养学生分析、揣摩、欣赏、表达的能力。第四是“议”,议此文是什么样的文章?学生一般说此文是一篇告诉我们要讲礼貌和信用的文章,老师就要指出文章不仅看其思想意义的内容,更要从阅读技法上看,要指导学生欣赏文的写作技法。此文开门见山,结尾是戛然而止,故事开展是一波三折的,写元芳的爸爸,运用虚写的方法。老师只说四句话十六个字:开门见山、虚实结合、戛然而止、一波三折。如此,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是文学教育。我们现在大部分老师讲课,没有高雅的语言,讲小说和散文从来没有专业术语,学生学三年什么也没学到,只学了些字词。所以,教学创意很讲究老师的品质。那么,老师怎样做才叫懂得语文教学?不是老师不懂语言教学,而是怎样把教学做得更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