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20字。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教学时间:4月29日 主备人:宋之明 授课人: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运用孔子儒家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学习方法。结合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归纳;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古今结合;讨论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产生进步作用的人。
教学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核心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讲授新课):
一、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1.从孔子的生平看他的理想追究?
2.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探讨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课本内容,简要概括孔子的人生轨迹。
十五岁时,孔子树立了怎样的志向?立志学习礼乐。
此后他是如何为此而努力的?以传承礼乐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