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学科建设中的政治思想渗透追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22 0: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现代语文学科建设中的政治思想渗透追溯
广州市长兴中学 何国跻

语文教育于1904年独立设科而掀开现代语文学科建设的扉页。
"中国的语文分科教育正是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新旧文化斗争和中西文化冲突中诞生的"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杰保、 顾黄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语文作为独立的学科逐渐从混沌的经史哲理综合教育中分化出来,日益形成自身的教育目的。"五四"时期的有志之士认为历史赋予现代语文教育以重任,他们将当时的国文国语学科在教学上的价值予以重新估定,毅然奋进于教育革新的崎岖道路。由于这一时期的仁人志士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动荡变革的时代,在语文学科独立之时,他们就"义不容辞"地赋予语文学科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大教育家王森然谈到语文的作用时说:"所有新人生的启示与指导,理想世界的显现,非有语文之传达,何由表布?"(《中国国文教学楷要》商务引书馆 1929年出版)在现代语文学科滥觞之时,当时教育家的责任感,使得他们为语文学科注入了"社会政治"的"基因",而学科幼年成长的土壤则是中国20世纪初社会动荡、新旧文化冲突,各种政治势力较量起落的时代,那么,它的发育成长也离不开"政治营养"的哺育。因此,语文学科诞生之初,脸上就泛出了政治的"红光",它蹒跚迈出的第一步就摇晃着政治的影子。
任何事物的运作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必然要受制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长时期里,许多政治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都不讳言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然而,他们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语文教育纳入某种政治工具的轨道,这样有时就有可能不同程度地阻遏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发展。
新式学堂实行分科制后,"文"和"道"有了某种程度的分离。但民国建立以后,在"国文"一科中明确提出要"启发智德",强调重视读文,讲求文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文"与"道"又逐渐趋向于"合"。
政治对语文的渗透最初表现为对教材的"审定",后来则进一步对语文教育的原则、 目的、方法进行全方位"指导",直至制定"课程标准",完成了对语文学科的全面"调控"。
清政府于1905年成立学部,对一般书局的各种教科书,特别是对国文教科书,多有干涉。此时他们主要通过政权的手段直接对语文教材进行监审,颁布"政令"。例如,何琪编《初等女子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取材有"平等"之类字样,学部即认为"不合",下令予以查禁。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规定":凡各教科书,务合乎其共和国宗旨。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为了实现其称帝复辟的野心,也紧紧抓住"国文"教育,大造尊孔读经的舆论。1914年6月,教育部通饬京内外各学校各书局:"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当年12月,教育部又再一次"规定" :"凡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的道德。"为了扼杀原来教科书中尚存一息的革命生机,袁世凯还命教育部饬知本部编审委员:"遇有立言诡激之教科书,驳令修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