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00字。
《伶官传序》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伶官传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文中涉及五代历史。阅读时必须首先弄清史实,理清文中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文章平易流畅,论证条理井然,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过程和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对史论的鉴赏水平,并就某一史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写评论文章。同时适应本单元教学要求,本课内容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二、设计理念
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次:
(新的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理解积累这些词的用法:原、赐、抑、遗、负、系6个实词和与、其的义项和用法。
B、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