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句段作用分析ppt
- 资源简介:
共14张,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句段作用的作答常见错误类型,分类研讨,寻找解决策略,提高解题能力,争取高考完美发挥。配套文字材料约10850字。
句段作用活动单
马老2008
一、活动目的:
分析二轮复习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句段作用的作答常见错误,分类研讨,寻找解决策略,提高解题能力,争取高考完美发挥。
二、活动设想: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引路练习题的学生答案及参考答案,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分析失分原因,得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总结答题要领,规范答题,提高解题能力。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经典试题回顾
例1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09江苏卷《上善若水》
⒒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规范答案展示:①领起全文内容(内容),②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思路),③激发读者的思考(表达特点)。
例2: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 、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10全国卷2《大河家》
1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规范答案展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教师独具】:
1、(南京三模《哑巴与春天•朱以撒》)1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规范答案:(1)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2分);(2)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2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深化了主题(2分)。(6分。每点2分)
2、(2010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熊召政》)17.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规范答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在结构上总结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风光进行对比。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着眼点,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引起下文,有贯通全文的作用。
秋尽江南草木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意在引出下文对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