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陕西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7 10:15: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0790字。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陕西卷(语文)
  第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
  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性,改
  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
  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何以成为封禅的圣地?显然不仅
  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
  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
  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
  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
  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也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笼统可以如是观: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 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所以司马谈才会因为不能参与而痛心疾首,终生为憾。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
  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
  思想传播的过程,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
  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
  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
  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
  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摘编自孟宪实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
  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
  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
  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
  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 拜,从而确
  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
  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 想已转
  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
  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周公的礼乐制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
  B.司马谈因不能参与泰山封禅而遗憾终生,看来无论是帝王还是一般官员,都把参与几
  乎是历史创造的封禅大典看作一大幸事。
  C.“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可见
  无“封禅理论”就难有儒家特殊的政治地位。
  D.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身份合法性证明的需要,在帝王心目中有着神圣
  的地位,因此帝王首先主张封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
  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
  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
  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
  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
  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
  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
  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
  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
  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
  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太祖临兖州,辟昱,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
  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
  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
  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
  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