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摸拟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9010字。
漳州市2011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摸拟试卷
《语文》
命题人:长泰一中蔡秋恋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原创题】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
(3)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4)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5)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夺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
C.名垂于后世。 垂:铭刻
D.赐粟五百石,爵执 赐:赏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高。 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要做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要杀害忠臣和骨肉,最终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C.文中借用楚亡吴兴的史实,说明君王“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D.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伍子胥的大丈夫之“忍性”与“大谋”,正因伍子胥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3分)
(2)不诛且为楚忧。(3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原创题】
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1]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2][]
【注释】: [1]边:此指边境要塞之地。 [2]胡笳:古代管乐器,汉唐时流行于塞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