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为本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生命线
- 资源简介:
约2870字。
以学科为本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生命线
要永桃 太谷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13134682314 邮编030800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教育局
文章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走向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初中物理为例,探讨如何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去实施真正有价值的整合。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可控性和直观性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但是由于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还很肤浅,使得一些整合课出现不符合教学原则的情况。他们舍本逐末,为整合而整合,一味追求媒体的多样化和手段的现代化,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真正理解整合,怎样的策略才能让教师实施真正有意义的整合?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四个字——学科本位。教师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更要在整合实践中思考所教学科的本位在哪里。要思考哪些地方需要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努力体现学科本身和本年龄段学生认知的特点,让信息技术发挥其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下面以初中物理为例,具体谈谈我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场景再现 设置教学悬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水平,将学生带入一种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到有新奇、出乎意料的结果,就能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学习中。比如在《光的折射》的教学中,我在引入环节播放了一段动画(如图):爷爷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