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 课 标 下 的 师 生 关 系
仙游盖尾中学 徐庆添
综观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贯穿始终。那么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一人本思想呢?我认为树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至关重要。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等不绝于耳,这些无不把教师神化为精神领袖。在学生面前,教师永远是教育者,犹如带着一群迷途的羔羊;在教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受教育者,必须惟教师马首是瞻。在当前提倡创新教育的历史阶段,我们认识到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创新欲。那么新时代的教师该怎样呢?我想教师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
当然要建立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想教师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灵性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对世界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做法。况且在汉语教学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除了字的读音与写法的答案是唯一的外,其他的答案几乎都不是唯一的,都是开放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体会,即使有些观点和想法与参考书上的相左,教师都应包容他们的观点。如果观点是错的,教师也应帮助学生分析是角度不对了,还是方向偏离了,还是逻辑出问题了?教师只有这样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思考,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地更深入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其次,教师应在地位上平等对待学生。我们常说“人应互相尊重”,教师就应放下架子,传统的“师道尊严”也应该放一放,不能高高在上,应该蹲下来倾听学生,让学生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自己的体会。我想教师只有创造这样的一个和谐的平等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再次,教师应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孔老夫子都说过“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研究者,才会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才会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研究成果,才会真正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