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之探索与思考
- 资源简介:
约6310字。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之探索与思考
安徽 程鸣 王玲
【内容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要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材”、“教师”、“学生”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要加强针对性、立足于教研主阵地、注重个体的反思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校本教研 探索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立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突出“研”字,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新经验,力求有所创新。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对解决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语文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高中语文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高中语文教材、开发高中语文教材;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等等。
下面,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研什么”
(一)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首先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
新课改实施中,必须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认真地、反复地研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真正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真正掌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新理念,而且应该准确理解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来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与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与被动性。避免随意增加超标准的内容,更要坚决杜绝以个人好恶来对待高中语文教材的现象。教学中要紧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化“双基”教学和训练,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尽量去掉那些人为的技巧性的东西,避免不分轻重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尽量突出学科的本质内容,让学生达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其次,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新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编选内容以及习题设计方面较旧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总体趋势是理念新、起点高、视角广,体现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不是让国家高中语文教材来适应你,也不是通过试验单一地让你去“验收”与“通过”高中语文教材,而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因此,我们要树立全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观——“高中语文教材是范例”,高中语文教材是引导学生发展认知、提高能力、完善人格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基本上遵循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眼来看待高中语文教材,学校要加强“校本研究”,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习题进行是当地筛选、增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