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资源简介:
约6360字。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程 鸣 邮政编码245000 电话13965527291
【内容摘要】当今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度功利化,存在着“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跟着考试走”的现象,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把应试训练及其测试等方法手段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重温七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我们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的理念对我国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先生 “生活教育”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 启示
陶行知先生(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后改名知行,又改为行知。他先后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等,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等。陶行知先生为普及人民大众教育、培养人才和中国人民革命、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古徽州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著名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在教育实践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大放光彩。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本文试就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启示意义做一个简要阐述。
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而不是考的法子
陶行知先生的语文教学理论源自他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和教育原本是没有界限的,应该是一个统一体。因此,他提出“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认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而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学的法子跟着教的法子,教的法子跟着考的法子”。“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几乎成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铁律。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祖国语文,听不懂说话者说话的真正意思,说不好一口流利的中心明确的话,写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