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举措和思考
- 资源简介:
约3850字。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举措和思考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初级中学 唐桂柏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只有好的教学质量,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举措,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关于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农村初中现状。
只有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落实相应的措施。农村初中的现状,大体上存在这样的三种状况:
校际不均衡,城乡差距大。
1、基本情况差异。
(1)教师年龄。城市初中教师年龄呈梯队型,老中青三代教师,有年龄过渡,有教师队伍体系。农村初中教师年龄呈现中老年化倾向,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专业。城市初中教师基本是专业对口型的,而农村初中专业教师很不齐全,很多课程教学都是兼教,有的初中校连一个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的教师都没有,更不用说地理、历史、生物等小学科专业教师了。
2、教学手段差异。
(1)灵活性。城市初中教师教学手段灵活,这不仅是城市初中教师的教学素养的体现,更是城市初中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而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手段相对缺乏灵活性,很多教师照本宣科,或者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教学过程。
(2)多样性。城市教师教学手段多样,不仅表现在自制教具方面,更表现在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上。而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大多还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上,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装饰、点缀,多数用来开示范课、公开课等,装点门面。
3、教学信息差异。
(1)信息交流的差异。城市初中校与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信息能得到及时的交流,教学资源能得到相互的共享。而农村初中获取的教学信息,相对单薄。
(2)获取途径的差异。城市初中教师不仅能从学校购买的互联网上的教学信息中获益,而且能从生活中得到很多名师专家的指导。而农村初中教师就缺少了这些方面的机会。
(二)择校学生多,优秀生源少。
农村一些社会人士,或者一些经济较好的家庭,甚至家境不好但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选择一些信誉较好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而这些学校多数都在城市之中,造成了农村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并且优秀生源较少。
(三)评价难把握,激励缺手段。
1、评价难。
工资改革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了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的发放,必须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在取消以学生成绩为参照标准的时候,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就难以把握了。绩效工资的发放不能从根本上体现优秀教师与履职型教师的差异。
2、激励少。
绩效工资拉不开差距,学校又无外来收入发放福利,对优秀教师就缺少了激励手段,这大大降低了优秀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