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理解正确的一项:
А、不求全面,不求精粹,有缺陷才是美的。
В、不求全面,不求精粹,不知满足才是美的。
С、不求全面,不求精粹,不能认为是美的。
D、不求全面,不求精粹,不满足是美的。
二、细读文中引用的《谈龙录》中有关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者在对《谈龙录》分析中对洪昉思和王渔阳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 作者对赵执信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文中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荃》中的一段话,从全篇行文角度看,这段引用有什么作用?《画荃》中有“真境逼而神境生”的说法,根据文意概括“神境”的含义,
四、文中说“如果想一下子取消这种动作,代之以纯现实的,甚至是自然主义的做工,那就是取消民族传统,取消戏剧。”这段话中提到的“自然主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者说“研究我们古典遗产里的特殊贡献,可以有助于人类的美学探讨和艺术理解的进展”,这里“特殊贡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中说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同。下列诗句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有几句选几句)( )
А、城上池塘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陆游)
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С、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词。
才如信越犹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汉兴歌风台》 张安道)
D、垂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咏蝉》 虞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