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课堂实录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3 23:4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10字。

  《致橡树》课堂实录
  一、导人新课部分
  1.课件封页展示(鼠标点按动画文字: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执教:重庆市铜梁中学田贵远;背景音乐伴奏)
  (营造上课的气氛,逐渐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2.上课、呼立、行礼、问好、安座。
  3.老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学生齐答:喜欢!
  老师:那么我们先唱一首歌的片段,好吗?
  学主齐答:好!
  (开课求新,依据学生好奇、求新的心态,刺激学生兴趣,从而再次调动学生动机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4.(老师用鼠标点按《梅花三弄》片段)师生合唱:“红尘自有痴情者,莫道痴情太痴狂……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
  (老师再次强化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初步引发其审美愉悦。)
  5.老师:歌词中“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一句中“情”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腼腆的笑,齐答)爱情。
  6.老师:因为爱情,成为人们演绎的一幕幕或悲或喜的故事也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把握,更要找到课本与社会生活中的结合点,通过学习课本来关注社会现象,今天我们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关注社会现象。所以,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鼠标点按动画字幕)爱情是什么?
  7.老师:其实每个人对爱情的感悟、理解都不一样,成人们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我们欣赏当代女诗人舒婷一首《致橡树》,希望欣赏后能得到一些启发。(鼠标点按动画字幕)致像树舒婷
  二、诗歌赏析
  (一)整体把握、宏观欣赏
  [诗歌的整体意象把握是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故欣赏诗歌不可肢解诗的语言,否则,诗会显得枯燥无味。]
  1.老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又离不开朗读,请同学们首先欣赏配乐配画的诗朗诵。
  (诗歌欣赏必须要反复朗读,通过对音韵、节奏、意象的反复品味,才逐渐悟到诗中情感,为共呜奠下基础。(鼠标点按《致橡树》诗朗读,声音为丁建华原生带转化而成,画面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VCD画面[消声处理])。
  学生:(随着诗朗读而进行第一遍欣赏,专注、投入。)
  2.老师:听别人朗读仅仅是欣赏的开始,我们需要自己去读、自己去品,下面我们分部朗读:
  (女)我如果爱你--……不,这些都还不够!
  (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男)像刀、像剑、也像载;
  (领)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女)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合)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课文结束。
  (分部朗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品味全诗的情感,并且对橡树、木棉的象征意义有初步的把握、领悟〕
  学生:按分配朗读,感情逐渐投入。
  3.老师:从自读提示中可知,本诗可以理解为表现诗人爱情观的,按这一理解分析,诗人一开始就用意象表明了她的爱情观的吗?
  学生:不是。
  老师:诗人开始对某些爱情观持否定态度,然后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爱情观,这自然将诗分为两个诗节,分在何处?
  学生:“不,这些都还不够!”
  (整体把握,有助于对诗整体意象的领悟,这是欣赏诗的第一步。〕
  (二)第一诗节赏析
  1.老师:请全体同学朗读第一诗节。
  [鉴赏必须反复朗读、品味。]
  师: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06年七月三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Who?(生笑)
  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
  生(1):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1):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证思想。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谁上过青天(生笑)就这一句?
  生(齐答):出现了三次。也差不多嘛。
  师:是差不多,我们品味品味诗仙要表达情感是一样的吗?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生笑着念)《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
  生(齐答):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生(齐答):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
  生(2):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3):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4):可能是不向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二是劝阻和挽留。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生笑)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抽筋剥皮的学习(生笑)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生读)
  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生笑)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生(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笑)
  师:为何笑?
  生(部分):太平常了,简单。
  师:其实,开头一句难于上青天说简单也不简单。大家发现了吗?此句前面还有七个特殊的字?
  生(齐答):噫吁戏!危乎高哉!
  师:特殊吗?
  生(6):好象语气词多了点?
  师:哪些语气词?什么意思?
  生:(6)噫吁戏!乎哉,五个,大概是四川的方言。
  师:如果翻译成绍兴方言——(生笑)
  生(部分):哎
  生(部分):啊
  生(部分):阿呦
  生(部分):哇,我的妈呀。
  生(部分):哦。我的上帝。
  师:哦,各种版本都到齐了。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按照黄健翔的时髦的话来说,是伟大的诗仙的灵魂附体。(生笑)据《宋景文笔记》记载:“蜀人见物惊异,輙曰噫嘻。李太白作《蜀道难》,因用之。”“难”是一个抽象词语,刘晓庆曾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那蜀道难到底难在何处?
  生(7):蜀地与世隔绝——
  师:莫非是金庸笔下的桃花岛——-(生笑)
  生(7):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是写隔绝时间只久。
  师:对,养养蚕,打打鱼,逍遥自在。-----
  生(7):老师,你错了,蚕丛鱼凫是两个国王的名字。
  师:看来师不必贤于弟子——
  生(笑答):生不必不如师。
  师:我们班中有叫蚕丛和鱼凫吗?(生笑)。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古怪的名字,是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茫然”是悠久不可知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稍有不同。还有吗?
  生(8):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颠,有鸟道,而无人道,也是说隔绝之久。
  师:好,讲得很精辟。而蜀道的开辟也具有神奇色彩,谁来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生(9):五个大汉拽一条蛇,山崩地裂,大汉被压死,路就通了,
  生(10):还有五个美女也被压死,入蜀之路才通,
  师:老师曾看到过着这样故事,与课文有些出入,五位大汉压死后,不知为何,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多浪漫。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许多劳动人民为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李白运用这个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总之,写出了开辟之难。所以,这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应读出——
  生(齐答):读出惊叹之情。
  师:鲁迅曾说,世上本来没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自然有了路。现在路是开辟出来了,好走吗?
  生(11):难,诗中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行路难啊,行路难。
  生(12):还有黄鹤飞不过,猿猴也担忧,
  师:打住,为何写到黄鹤猿猴?
  生(12):用了拟人手法,。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人行走之难。
  师:反衬这词用的很到位。还有吗?
  生(13):也有直接写行走苦难。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类似九曲黄河。
  师:你的想象太开阔了,曲折越多,说明山势陡峻,写出了度越之难。行走中的人们的神态李白也描绘——
  生(1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师:的确,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可能有高原反应(生笑)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不怎么好,影响人的情绪,(生笑)读一读这样的诗句——
  生(齐读):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悲能改做飞吗?
  生(15):不能,因为这只鸟内心很痛苦,(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说好象这只鸟儿失恋了,你怎么知道的。(生笑)怪不得后面雄飞雌从绕林间,号叫的大概是跟随的那只雌鸟吧(生笑)这当然是我们一相情愿的大胆的猜测罢了。那来说一说另一种鸟,子规吧。
  生(15):子规就是杜鹃,常在月下悲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象哭泣一样。
  师:看来蜀地的男人特别脆弱。杜鹃是四川的特产,哦,叫特鸟。(生笑)古诗中写杜鹃特别多,比如诗仙曾送好友王昌龄,曾写杨花落尽子规啼——
  生(齐答):闻到龙标过五溪。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
  生(齐答):随君直到夜郎西
  师:阵阵的子规悲啼,空旷孤寂的情绪缠绕在你的灵魂之中,离别之恨,飘零之感渗透在骨髓中。古人曾评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并无有人迹。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者,但是悲鸟雌雄威群而飞;夜之所闻,但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无非烘托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诗仙发出了人生第二感慨——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渗透了哪些情感?
  生(部分):忧愁,担心
  生(16):惊慌、哀愁、担心的脸色都变了,红颜变白脸——
  师:怪不得川剧中有变脸,连刘德华也要虚心的学习。(生笑)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利的烘托了蜀道之度越之难。但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无限风光在顶峰。谁来说一说。
  生(17):去天不盈尺,是说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讲山壁之险。
  师:这好比电影镜头中,先来一个连峰接天的一个长镜头,然后再来枯松的一个特写。当然,有魅力的镜头需要快慢结合,最好来点音响效果。诗中有吗?
  生(17):有,飞湍、瀑流、平崖、转石,滚下来的是石头,多壮观。
  生(18):我觉得有点恐怖,大型泥石流啊。(生笑)
  生(19):还有声响,雷鸣般的声音。排山倒海。惊险万分。
  师: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诗仙就质问了——
  生(齐答):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风光变换,现象丛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作者写了通往成都的剑阁,读一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生读)
  师:成都是个好地方吗?
  生(20):只是个军事要地,不是旅行的好地方。没有旅游价值。
  师:成都是天府之国啊,怎么不是好地芳?
  生(20):四川人特别厉害,化为豺与狼。并且野兽横行,猛虎蛇类吓人。
  师:夕避长蛇,朝避猛虎句式有点特殊吧?
  生(21):是互文,夕、朝名词或用做状语,
  师:你判断得很对。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政治环境相当恶劣,类似现在的伊拉克,恐怖横行,炸弹乱轰。随时葬身虎口蛇腹之虞。从战祸之烈,写出安居之难。所以李白又感叹——
  生(齐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包含着哪种感叹?
  生(部分):恐惧
  生(部分):悔恨,后悔来到四川。
  师:由此看来,诗仙三次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蕴涵着不同的心理体验。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忧惧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反反复复为哪般?谁来说一说?
  生(22):李白写诗纯粹是为了挽留朋友,希望他留下来。
  师:哦,留下来吃大块肉,喝大碗酒。(生笑)
  生(23):可能是劝阻统治者要当心安禄山造反,要及早准备,
  师:你的意思说豺狼就是杨贵妃的相好安禄山(生笑),我想李白不太可能有如此政治远见,如有的话,也不会到处碰壁,碰的鼻青脸肿。
  生(24):我想蜀道难有所寄托。
  师:哦,寄托?
  生(24):借送友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借蜀道是说自己仕途之难。
  师:真是仕途之难,难于上蜀道。(生笑)仕途称心,蜀道则易;仕途无成,蜀道则难。否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干卿何事?中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中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这对你的观点是有力的补充。此种想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流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齐答):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我们通过抽筋剥皮的解读,试图掀开蜀道的红盖头,看清庐山真面目。这是一首慷慨的悲歌,既有历抵卿相的屈辱,又有遍干诸侯的失意,既有报国无门的愤慨,又有败兴而返的伤心。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一座雕塑——诗仙
  他的独特的个性,满怀的抱负,傲岸的反抗,在这里奏一出了最强音,天才极至,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寻,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是如此的美妙奇异,不可思异,这是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之一。在天才李白面前,一切庸碌无为,一切的怨天艾人是多么的可笑,人生只有永远进取,向上。
  附板书 :
  隔绝之久——开辟之难 惊
  蜀道难
  山势之危——度越之难 惧 仕途之难
  战祸之烈——安居之难 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