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月夜景 深深宇宙情
——试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宇宙意识
摘 要:一生仅存诗二首的张若虚,其《春江花月夜》娓娓道出一种宇宙意识,即对永恒的领悟。这种宇宙意识在诗中有自然宇宙与人生宇宙两种体现,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再现。诗人实乃借宇宙诉说自己的悲苦心情,既有深沉的执着,又有淡淡的忧伤。
关键词:宇宙意识 自然 人生 淡淡的哀愁
《春江花月夜》这一旧题,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并非只有张若虚一首,另有六首:隋炀帝一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及温庭筠一首,但只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突发出异样光彩,永葆旺盛生命力。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到底是什么让它拥有如此不朽的魅力?对这首诗进行一番沉思之后,我发觉这风雨后的“月夜”,之所以“更宁静更爽朗”,不仅仅在于它的美丽,从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宇宙意识,正是诗的精妙独到之所在!
什么是宇宙?词海中有两种解释,这里只取其一:“天地万物的总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是无始无终的,无边无际,不可穷尽的。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多样性在于物质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它的统一就在于其物质性。”[2]而“宇宙意识”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它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观念,包囊宇宙间的一切爱,一切希望,一切寄托与一切安宁!该诗不仅描写了宁静美丽的春江花月夜,而且深刻的体现了作者的宇宙意识。
一 自然宇宙
该诗的前半篇将宇宙意识对象化在自然景物中,即自然美的体现。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主观变化而变化。宁静美丽的月夜是“永恒”的,不管我们有没有去欣赏它,它的美丽依然存在,诗人将月夜的美展示给我们,也就将宇宙中的大自然展示给了我们:
《春江花月夜》一开篇,起笔阔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将笔端置于春江大潮之上,滚滚江潮,浩浩海浪。江海相接处,月上东天,江月浑然一体,大致勾勒了一幅“江月”交相辉映的图画;随后幅度拓展,“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给“江月图”着色,“滟滟”江波,波光月影,化为一体!这四句从“月出”连带出“春江”,给“春江”安放了一个辽阔的背景世界:海。以海衬江,视野自然而广阔。正如画家画大雁翱翔,却给了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