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创新 凸显个性
——谈谈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南康市龙岭中学 赖积华 邮编:341401
用户名:laijihua Email:laijihua@sina100.com
从近几年的作文命题趋向来看,话题作文很受欢迎,因为话题作文是一种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形式,它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就社会反响来看,话题作文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师生的认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以说,这一命题形式为中学作文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水”。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种发展方向,那么,在复习备考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说:“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的写作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地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由张伟明先生的一番话,我们可以归纳出话题作文的特点:“三自一范围”。所谓“三自”是指“自选内容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一范围”是指在话题范围内。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把握话题作文的“三性”,即:取材的宽泛性、体裁的多样性、提供材料的提示性。
二、激活学生联想和想象
话题作文往往具有激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功能,它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流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话题作文能通过某个触发点的设置,引发学生潜意识中沉淀信息使之进入显意识,让学生产生灵感,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写作指导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明确想象的一些形式:
1、象形想象。即把一切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可感可触的形象。我曾以《“O”的断想》为题,要求学生先进行想象,然后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O”,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像鸡蛋、像馒头、像烧饼;有的说像太阳、像地球、像月亮;有的说像足球、像排球、像乒乓球;有的说像金牌、像银元、像铜钱;还有的说像九八抗洪的救生圈,像科索沃的枪口,像伊拉克人民胸前的靶环……有的说0是谦虚的起点,骄傲的终点;有的说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有的说:在弱者面前,0是一只救生圈,让你随波逐流,在强者面前,0是一面敲响的战鼓,催你进击;有人说,0代表公正无私,你懒惰它就亲近你,你勤奋它就远离你……。就这样,同学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写出了不少好文章。
2、象征想象。即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思想和情感的想象方法。中学课本中我们学过的许多文章都属这种想象,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袁鹰的《井岗翠竹》、高尔基的《海燕》等。这些文章的思路一般是从形象到精神,它赋予形象予精神,借形象传情理,通过刻划形象来表现精神。我曾以一幅《落叶颂》的图画为材料,要求学生用拟人等修辞方法,给这幅画拟一个题目,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少同学利用这种象征想象拟写了不少好的题目:“硕果累累缀金秋,悄然离去无所求”;“孑然一身去,甘甜留人间”;“待到硕果枝头闲,悄然逝去碾作尘”;“秋叶别硕果潇洒飘落,硕果谢绿叶翘着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开拓学生思维
中考话题作文写法多种多样,联想方法亦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中重视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即把所谓的“规矩文”和“放胆文”结合起来。“规矩文”打基础,“放胆文”见才气,有大胸襟,才能有大气魄,才能写出恢弘大气的文章;要充实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热情;看得多、看得远不够,还要看得深、看得真,要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某个问题不能讲死、说绝,对一些基本观点要经常 思考讨论,切实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如何开拓思路呢?我认为在评讲时可以列举出你认为适合写作的角度,以扩大学生视野。
如: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据要求作文。
[材料]:视野开阔会使一个人认识加深,认识深入,也会使一个人眼界更宽。请以“眼界打开以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展开想象,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写法可以多种多样。②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③文体不限。
在评讲时我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一些写作的角度:
(1) 看了某本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