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336100 江西省万载县康乐中学 郭春根 wzklzxjsb@163.com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促使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不质疑那就创立不了万有引力学说,戴震不质疑那就不能成为清代伟大思想家,袁隆平不质疑也就培育不出杂交水稻,杨利伟不质疑更不能飞越太空。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
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质疑,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去与同学一走讨论,去请教老师,让“自主”学习有了快乐的源泉。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提出问题的最大价值就是有助于理解本身,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没有理解一些内容,怎么能提出新的问题呢?现代社会需求有独创性的人才,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怀疑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有的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因为有时学生的质疑,会超出老师的知识范围之内,老师放不下“师道尊言”,因此有学生质疑就老大不高兴或不予理睬。 二是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疑,生怕同学和老师会笑,生怕家长会责怪,“你上课肯定没有用心听,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三是有些学生不善于质疑,阅读一篇文章,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理解,不知道从何处去质疑,只等老师讲解、分析、归纳,自己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