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1年《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18 17:33:3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790个字。

  2002——2011年愚公移山中考题(教师版)
  linchunhua
  2002年甘肃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何苦而不平
  C.人不知而不愠
  D.黑质而白章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坚信能移山的根据又是什么?(4分)
  答案:12.D 13.C 14.①你太不聪明了②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 1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亦可)
  2002年四川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固:顽固
  B.虽我之死虽:即使
  C.何苦而不平苦:愁
  D.惧其不已也已:已经
  12.下列语句中,“于”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告之于帝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苛政猛于虎④余将告于莅事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对下面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B.甚矣,汝之不惠(你实在太过分了)
  C.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14.晋人张湛以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大意为:感到理亏,被愚公的志向折服)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下面哪一句话说的,选出正确的答案。(    )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B.甚矣,汝之不惠
  C.河曲智叟亡以应D.北山愚公长息曰
  15.不符合第一段文字意思的一项是(    )
  A.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B.智叟讥讽并阻止愚公移山。
  C.愚公表明移山的坚定信心。
  D.愚公表达移山的决心,并付诸行动。

  答案:11.D  12.D  13.B  14.C  15.D
  2004年广西百色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上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面山而居面:向着,对着。
  B  达于汉阴阳:水的北岸。
  C  荷担者三夫荷:负荷,挑。
  D  寒暑易节易:交换。
  9.下面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北山愚公者始一反焉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
  且焉置土石跳往助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l)如太行、王屋何?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1.根据文段内容,写出愚公移山的具体行动(用原文答),并说说愚公移山精神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4分)
  (1)具体行动:

  (2)现实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