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年中考《岳阳楼记》对比阅读汇编
- 资源简介:
约12410个字。
2004江苏镇江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9.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3分)
1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答:
7.(4分)(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分)
8.(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
9.(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
10.(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甲]嗟夫!....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二、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略) 11、忧醉与乐12、先天……后天……
2004玉溪市
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
[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1若夫霪雨霏霏,….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哀转久绝消失属引凄异延续
A. B.
群响毕绝消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
至若春和景明和暧把酒临风面对
C. D.
地利不如人和和顺临溪而渔靠近答[A]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
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D]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甲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