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谈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吕有根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可现今学生对应用文的掌握能力在下降。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应用文教学的思路,即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应用文的教育;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重视点评,鼓励学生创新等。实践证明,这套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新课标 应用文 写作 激发兴趣 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地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拥有很强的动手、交际能力。而应用文是人们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互通情况的一种重要工具,因而成了现代人的必修课。《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是:“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因此,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既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老师如果只是把应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格式和注意事项等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了任务,那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写出一篇篇能在实践中应用的文章,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力推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依笔者之见,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转变观念,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
虽说新课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材也并不缺乏应用文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也占了一定的份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呢?老师们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为的是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于抛在一边,声称这种文体是“秘书”的专利。倘若细究其中,当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作怪。因应用文写作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其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于是,不少教师只不过抓几篇范文,生搬硬套,给学生弄几个条条框框而已。学生呢?认为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学得没劲。写时也就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根本翻不出什么新玩意。至于考试嘛,大家似乎也达成了共识:不好考,不好考,那干脆不考吧!皆大欢喜。于是乎,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竟也真的难寻应用文的踪影。
与此相反,近年来,许多公司、企业在聘请员工时,不管是口试,还是笔试,都十分注重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而咱们的“天之骄子”呢?不会写求职书,也不会签订合同或协议,更不知如何推销自己,常常导致求职失败。读了近十年的书,有的学生不会写信,就连写个请假条,也是错误不断,笑话百出。凡此种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能不心痛,能不有愧吗?转变观念,清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盲点,大力恢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
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最常用的基本文体,特别是在当今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更是用途极广。如日常生活离不开书信、电子邮件,单位工作最基本得会写会议记录,要求上进要写入团、入党申请书,做生意、当老板更要懂得签订合同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真正懂得学写应用文的重要性,产生自觉学习的欲望,为搞好应用文的教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