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语文素养”匹配的新课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bmp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2/21 15:23: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字。

  构建与“语文素养”匹配的新课堂
  徐  芸
  (重庆艺术学校)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 的强调,使得语文教学,一直深陷于字、词、句、段的纠缠之中而无法自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为一体,是对语文长期以来的分裂和争论的最好统一,而“语文素养”更是成为新课标中语文学习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语言素养   课堂构建
  语文到底是学什么?是枯燥的文句,还是晦涩的哲理?是玩味语法和修辞,还是死背名言或警句?还是享受快乐学习、具有美学欣赏意义、提高自身内在修养的创造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 的强调,使得语文教学,一直深陷于字、词、句、段的纠缠之中而无法自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让中学语文教育成了屡屡被批判的对象。
  这在引发人们反思语文教育的同时,更是呼唤语文教学改革,赋予语文教育一种崭新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明确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为一体,应该是对语文长期以来的分裂和争论的最好统一,而“语文素养”更是成为新课标中语文学习的核心理念。
  一、语文素养:从知识能力到精神价值的要求转变
  在语文学习中,人们一直误以为文体、语法、修辞和写作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把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
  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