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精彩《谈生命》,“一棵小树”幸福见“人生”
- 资源简介:
约4270个字。
“一江春水”精彩《谈生命》“一棵小树”幸福见“人生”
——济宁市初中语文“跟进式”教研活动纪实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赵洪军邮编:272504手机:13406260263
2月27——28日,济宁市初中“跟进式教研活动”在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举行。有幸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丰。
27日上午,二实中执教者王宝清老师就本校语文组集体备课的结晶,创造性地给来自全县近百名语文专家和骨干教师献上了一堂较为精彩的视听大餐——《谈生命》。
“课堂模式”展风采“走组互动”竞风流
《谈生命》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文中时有深刻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老作家把词语概念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春水”、“小树”,将“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创造出了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理论交融,把读者引入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王老师上课伊始就下发了备课组精心准备的《谈生命》导学案:现简录如下:
“活动目标:1.深情美读,感知内容。
2.精心品读,赏析语言。
3.拓展研读,感悟生命。
“一、个体预习生成
1. 搜集作者资料
2. 积累重点词语①②
3. 冰心语录①②
4. 5. 6.
“二、走组互动形成——悟“生命”之理
1. 2. 3.
“三、展示质疑合成——赏“生命”之美
“四、检测反馈达成——谈“生命”之感
1. 2. 3. ”
该堂课王老师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株幼苗”的视频导入新课。
一节课下来,王老师的课上得非常流畅,作为一个刚刚毕业仅两年的青年教师,实属不易。这得到所有老师肯定。王老师能够较轻松地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恪守”本学校特有的“一案三性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节奏舒缓流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双边活动开展的井井有序。孩子们的表现积极活泼,课堂小主人意识较为强烈。这些表现足以表明王保清老师课前应该进行了充分备课,甚至说这是二实中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结晶。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他是较优秀的;作为课他能上到这个程度,他亦是较为成功的。
“评头论足”聚智慧“唇枪舌剑”灵光闪
上完课,济宁市教研室主任马正友老师和县教研室李昭恒主任就马上组织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首先由执教者就课前备课、执教过程、教后反思作以回报。备课组长又谈了有关意见和建议。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节课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县一实中胡卫东老师评价道:“这节课课堂结构合理,作为这么年轻的教师还是成功的。但重点还是突出的不够!作为高效课堂如何才能高效,我个人认为,一要掌握知识,二要学会方法,三要提高能力。该文以形象‘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依托喻抽象的‘生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