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共同提高,实现教学的有机整合——评析《金色花》教师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
- 资源简介:
约2940个字。
求同存异共同提高实现教学的有机整合
——评析《金色花》教师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常言到:“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利教学的有机整合。“同课异构”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下面我就2010年11 月下旬,在重庆122 中学参加国培班影子培训时,分别听取了由122 中学周琳老师和国培班学员代表王卫琼老师执教的《金色花》( 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4 课)。针对这两堂课的教学安排作简要的评析:
两堂课的教学安排
周琳老师的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让学生仔细聆听体现母爱的《摇篮曲》,引出本课授课内容泰戈尔的《金色花》。
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诗歌
师强调是否有生字新词,并强调儿话音。
听花语
师配乐示范读,出示要求:
我听到一个——————-的孩子。
我听到一个———————的母亲。
听完后生踊跃回答:
顽皮的可爱的深爱母亲的……孩子
善良的慈爱的深爱孩子的……母亲
师灯片展示学生成果,并给予适当鼓励。
读花语
师:1、指导学生朗读,强调语速、语气、重音,并注意情感的表达等
2、出示思考题:“我”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诗人借金色花来表达什么感情?
生:1、齐声朗读。个别阐述读的语速、语气、重音,和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