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复归交织的人性——《猎人与狼》“猎人”形象解读
- 资源简介:
约3510字。
突破与复归交织的人性
——《猎人与狼》“猎人”形象解读
湖北省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 肖立俊
(发表于华夏出版社主办《课外阅读》2011年第11期)
猎人与狼狭路相逢,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必然是你死我活。如果猎人与狼处于同样的困境时,由于生存本能的需要,猎人与狼共舞,从而出现双方由冲突对立到相互配合以脱离困境的局面,那么,提出这样的命题,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读完微型小说《猎人与狼》后,我们不能不承认作者的确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不能不承认作者的创作是合乎情理的。在微型小说《猎人与狼》中,作者的叙事时序完全是依照事件的自然进程来安排的:猎人在行猎中不慎掉进自己挖掘的陷阱中,此前一只凶恶的公狼也被困其中;猎人与狼相互对峙着,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为了求生,二者相互配合,最终脱离了困境;此后,狼没有伤害猎人,猎人也任狼离去。作者在构思这篇微型小说时,能够不落俗套,从宏观的角度来探寻人与狼的关系,从而在赞美狼这种另类英雄行为的同时真切地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猎人”在与狼平等求生存的生物环境里人格发展的动态过程——人性的突破与复归。这正是《狼人与狼》的魅力之所在。
在这篇微型小说中,作者精心地将人物置于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环境之中——猎人与狼被困在同一个陷阱里。在这样一个与另类平等求生存的生物环境里,猎人不得不与狼相互配合以求得生存。这种与狼共舞局面的出现,都源于一个共同的需要——满足生存本能欲望。这正是主人公“猎人”自身的一种真实反映。因此,猎人与狼配合求生的行为是求生的本能欲望的必然结果。这种必然结果促进了猎人人性的突破。众所周知,在自然界里,人与狼是相互对立、互为敌人。在猎人的意识中最为强烈的也就是这种人狼对立意识,而且,作为一个猎手,他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和最大的快乐也就是捕猎,自然包括猎杀与人对立的狼。然而,令猎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与狼会被困在同一个陷阱之中,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这种局面中,猎人与狼的对立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特别是对于猎人来说,他同外界的一切社会关系也就变成了他同这只凶恶的公狼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在掉进陷阱之前猎人与狼是互为敌人,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