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年级复习检测(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1990字。
2012年西宁市高三年级复习检测(一)
语文试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熨帖(yù) 排场(chǎng) 家给人足(jǐ) 人影幢幢(chuáng)
B.佣金(yòng) 蛰伏(zhé) 久假不归(jià) 踽踽独行(jǔ)
C.毗连(bí) 攻讦(jié) 拾级而上(shè) 力能扛鼎(gāng)
D.愀然(qiǎo) 翘楚(qiáo) 瞠目结舌(chēng) 锃光瓦亮(zhè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中国足球水平低,丑闻不断,这不仅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严重影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而且毒害了社会风气的改善。
C.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的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D.十月金秋是九寨沟最迷人的季节,缤纷的落英在湖水上漂浮,悠远的晴空湛蓝而澄净,自然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会过得快乐吗? 。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 , 。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 ,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
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
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
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
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
A.⑤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②③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帛画唐卡
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藏传佛教的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到了明清两代,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唐卡的长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之作,绝少粗制滥造。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工画布。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经过处理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第二步是勾画构图。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第三步是整理装裱。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经过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画布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幅可以卷起带在身边的卷轴画制作完毕。绘制一幅精致的唐卡,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