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人文化完善“3+X”考试——高考方式及内容改革探讨
- 资源简介:
约4680字。
多元化、人文化完善“3+X”考试
¬ ——高考方式及内容改革探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王东杰
高考作为为大学选拔新生所举行的考试,体现了国家的选才意志和选拔标准,强调了对高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现今选拔学习人才和深化学习层次的一个台阶,而高考的目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学校要选择一个最适合在某个领域学习、最有发展的学生;二是从社会用人的角度,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三是人的发展和兴趣需要,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自愿选择和接受高等教育。从教育本身来说,我们是在通过高考进行筛选不同层次和发展趋向的学生,加以区分、分流、培养,而从个体角度,高考是选择未来发展方向、职业方向以及人生境遇的转折点和平台,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高考都是影响巨大的。为此,我们就必须在现有高考方式和内容基础上,调整教育状况,完善高考的方式和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标准化命题到90年代的“3+X”考试,高考一直在寻求着科学的考试方式和内容,实际上,不管怎样改革,我们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平等、科学、合理,坚持从培养人、发现人、造就人的角度来把握高考。
现今的高考形式上还存在着全国多样化的情况,除了北京、上海的自主命题外,即使是“3+X”也有文、理综合和大综合的区分,而且各省份也存在高考套体的选择差异,再加上自主招生、春季招考以及各省自己命题,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任何形式都会利弊并存,我们除了对北京、上海自主命题的特权思想感到无奈之外,更应该看到“3+X”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综合考卷受高中教学内容的影响并没有真正达到效果、大综合对学生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自主招生的人为因素太大、省命题的保密性和公平性让人不放心,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寻求更科学合理和公平的高考方式。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考在制度化较为严格的前提下注重多元化和人文化,虽然各国有差异,但都是给学生以自由和个性,同时大学自主权大。对国外许多大学而言,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入学的一个指标,却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以美国大学为例,除SAT成绩(SAT考试原本的设置宗旨是对申请者的学业知识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测验。半个世纪以来,这项考试在美国一直都作为美国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中心项目)以外,还包括:是否当过学生会主席、是否得过文体比赛名次、是否在著名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是否当过义工、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教师校长推荐等表明个人能力的因素以及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