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总复习语文资料九年级(下)课文知识点梳理
- 资源简介:
约33660个字。
2012届总复习语文资料
九年级(下)课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散文】
1、《家》(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
1、字词
琐屑休憩冥想袅袅安之若素举止泰然黯然失色萦绕
2、主题:这篇散文以家、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3、三个比喻的含义
“家是一只船”: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的关爱去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的地方。
“家是永远的岸”:家是生命航行的目标和最终停靠的彼岸。
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4、本课中三个比喻的内在联系
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又是后另个比喻的基点,船要航行,也要有停靠的港湾,所以“家是温暖的港湾”的前个比喻的深入,同时又是后一个比喻的出发点。“家是永远的岸”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承递,在意义上又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
5、句子理解
A、“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家中免不了有俗务琐事,但我们不应为琐屑所羁绊。
B、“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指的是那些不愿受家羁绊或不愿成家的人。
C、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D、“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E、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
7、写法:“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均是采用“景—情—景”的结构(触景生情,发表感悟)。“家是永远的岸”侧重议论,采用举例论证(奥德修斯)和引用论证(马致远词)来阐明“我们都需要家”这一看法。
8、积累两句关于“家”的诗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为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2、《石缝间的生命》(林希现代作家)
1、字词词语积累
采撷潸然驾驭吮吸茁壮扼制栖身困厄震慑贫瘠
2、抓住“倔强”和“感动”两个词理解主题:通过对石缝间三种有代表性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顽强生存的描述,表达了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下拼搏奋斗、顽强生存者的崇高敬意,同时也鼓励人们勇于面对挑战,锤炼自己,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3、第4至6段探究
(1)勾画了三幅图画,即:野草图、山花图、松柏图。
(2)三幅图画描述和赞美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第4段描写野草的瘦叶下长出根须,寻找石缝,重点表现生机的不可抑制;第5段描写山花的坚强、柔中带刚,重点表现生命原本就是拼搏;第6段描写松柏的雄伟苍劲、巍峨挺拔顽强,指出松柏最令人赞叹的原因是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
4、第7段探究
两个假设句(“如果”……“如果”)以反证的方式,总说石缝间生命的伟大意义;两个“试想”一个“至于”对应前文,分说三种石缝间生命顽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5、“石缝间顽强的生命”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意义。
生物学:作为植物,能在恶劣环境中茁壮地成长。哲学:它们的生长过程蕴涵着深刻的生存道理,给人们以启迪。美学:装点荒山枯岭,揭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6、石缝间顽强的生命震慑人的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创造生命奇迹;战胜险恶环境;显示生命顽强;增加世界活力(或“使地球变得神奇辉煌”);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或“揭示了壮丽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