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的几点尝试
邗江县施桥中学 卞永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具有主渠道功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由于课堂教学受时空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完全藉此来完成素质教育的诸多使命,必定难胜大任。重视课外语文教育,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弥补了这一不足。课外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的实践,体验更多的社会和人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增长才干,这样,学到的语文知识就不会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死知识,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知识。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引导课外阅读 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的一句名言,它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深层联系。作为教者,不仅要充分利用现行教材这个典型例子,而且要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广泛阅读生活气息浓郁的各类文章。我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强调的是利用:《自读课本》同样文质兼美,是课本的补充和延伸,是举一反三的典例。《古诗文诵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经典文化的大餐,从中可以吮吸民族优秀文化的乳汁。《江苏电视教育》介绍了当今科技的突飞猛进,激发了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初中生世界》推荐了许多成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学习迷宫。《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自由王国,唤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中学生利用这些优秀图书,在书海里的畅游,尽情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其次,结合课文学习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呐喊》、《西游记》、《李有才板话》等中外名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受到教育和震撼,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定期举行读书知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