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激趣初探
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语文组 孙秀峰
内容摘要:语文博大精深,按理说语文课应该非常有意思的,应该得到学生的喜爱。但现实是语文课一直以来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语文课上,我们往往都只注重了知识点的灌输,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我们怎么样能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对语文课有很深的渴望呢?要达到这个效果,其实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地引导,设计课堂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语文课 课堂激趣 设计课堂 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新课程标准也提倡课堂应焕发生命活力,而对于语文课,学生一般都不太重视,他们说语文课无非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没什么意思,很枯燥;他们说语文课几节不听都没有问题,因为老师讲的那些东西都在书上,考试前自己看看书就可以了。是什么原因使语文课受到了如此的“礼遇”呢?我问过一些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也都和我谈了他们的观点,但归纳起来,即语文课就是一汪“死水”,学生提不起兴趣来。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有 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呢?
从教时间不长,但我一直努力使课堂生动有趣,在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作过一些尝试,在这里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设计简练而生动的导语。导语,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风格,可采取不同导入法。 可引用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佳句来导入。如在上《故都的秋》时可引用关于秋天的诗句,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唱歌、讲故事、小笑话等,吸引学生 的目光,集中其注意力。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用演唱的形式来导入,借此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也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