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末期末调研测试初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367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苏州市吴中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初一语文
2012.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27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用正楷将以下短语抄写在相应的作文格内,要求:书写正确、工整、匀称、规范、不涂改、不添字漏字。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准确、美观。(2分)
欣赏美文观察生活感悟人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cāng( ▲)桑②jiǎo( ▲)健③挑xìn( ▲) ④liáo( ▲)草
3.下面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
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瑟地探出头,这是个晶莹剔透的午后,我拖着蹒姗的脚步迈进这个窘迫、破落的家。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忽然,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赫然呈现在我面前,憔瘁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觑,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伤心的泪珠贱落而下。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②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③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⑥▲,▲,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⑦▲,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⑧须晴日,▲,▲。(毛泽东《沁园春雪》)
5.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修改后的句子:①▲
②▲
③▲
6.《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出其中一人令你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4分)
第二部分(33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文7-11题。(12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A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然往来视之,B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乙】华隆好弋①( 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②。隆后③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④(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⑤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义犬救主》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弋:射。②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③后:以后有一次。④咋:咬。⑤闷绝:窒息。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句子。(2分)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句:驴不胜怒,蹄之
A.黔之驴B.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C.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D.至之市(《郑人买履》)
9.下列各项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因跳踉大㘎问塔动之因(《梵天寺木塔》)
B.愁愁然庞然大物也
C.以为且噬已也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赵普》)
D.乃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小儿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