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州市语文中考说明会笔录

作者:不详  时间:2012/5/19 9:00:08  来源:陈张好子转发  人气:794
  一、考试要求:《新课标》目标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注:强调“阅读、表达”)
  二、考试范围:分为课内语言材料和课外语言材料两块。
  1.课内语言材料是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部分略读课文以及部分名著推荐与阅读、诵读欣赏、专题等;
  涉及课内的占除写作以外的考试内容的35%—50%;
  第一题、第三题、第四题(名著)、第五题(语言表达可能课内可能课外)、文言文阅读、现代诗文阅读(片段);
  2.课外语言材料是指涉及与课文相当的现代文读物,约占除写作以外的考试内容的50%—65%
  三、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
  第一部积累和运用
  第二部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课内和课外)、课内现代诗文、课外议论文或说明文、课外散文或小说
  第三部写作
  试卷题型:
  1、客观题——填空题、默写题、选择题、答案唯一的改错题
  2、主观题——答案开放的改错题、简答题、语言运用题以及其他的开放性试题。
  3、难度:7:2:1
  A.2012年中考的相对于2012年基本没有变化
  今年提前公布2012年中考背诵篇目和名著阅读篇目,希望学生提前在寒假作准备。
  B.特别强调几点:
  一、名著阅读:重在阅读。
  说明:(1)如是教材里的精彩片段,会考得细一点;
  (2)如是教材外的著名的片段,只考大致情节,不考分析、鉴赏。例如:2010年第四题。
  今年中考名著篇目:《西游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
  二、语言运用:
  说明:(1)不考名词术语,强调运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型可能是新的。
  (2)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3)表达的准确、流畅、简明、得体也是要关注的。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的比例与2010年相当。
  说明:(1)一个语段,3道题,9分。
  (2)力求编出新意,避免对所学课文的结论性意见进行记忆性测试。
  四、课内文言文:
  说明:(1)了解重要文言词语(实词和主要的虚词)
  (2)理解文言句子(对内容和句式的理解)
  (3)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特色。
  五、课外文言文
  题型:翻译
  分值:4分
  解题要求:直译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都要落实(课内学过的作为得分点)
  六、分析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作如下统一:★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辨析其修辞格,然后根据不同修辞格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分析其含义、作用。)
  2.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进行分析)
  3.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衬托)、对比、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在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行文结构:开头与结尾的方式、承上启下、层次、线索、顺序、详略、以小见大、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呼应等。
  七、写作:
  说明:(1)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2)范围和内容注重向生活开放。
  (3)题目提供的思维空间较大,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
  (4)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但不等于不审题,不等于不要文体要求。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
  (5)不是任何话都能写,“高压线”“政治敏感问题”不能碰。
  (6)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都有可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