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指瑕及教学建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20个字。经过几年调研,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指瑕及教学建议
淮滨县教研室刘淮玉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与以前相比,选文比较新,与时代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设置了综合性探究活动,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了较大的促进。但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也逐渐显露出这套教科书的弊端,现指瑕一、二,提些教学建议,以示探讨,并求指正。
一.教科书指瑕
(一)七年级阅读教学单元,文体混编,不利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这套教科书是按照主题组元的。按主题组元,淡化了体裁,打乱了体裁,形成了文体混编的格局。如七上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第一篇《在山的那边》为新诗,第二篇《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记叙类的文章,第三、四篇为借物抒情的短小散文,第五篇《童趣》为记叙类文言文,共涉及两三种文体。本年级上下册其他单元也一样,多半都涉及到两三种文体。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倡导,也建议老师以教材为例子,用教材“教”。那么这样的编排适合不适合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呢?笔者认为是非常不适合的。小学生在小学,主要是识字和阅读积累,文章的体裁概念并不强,由六年级过渡到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呼”的一下子涌来了又是新诗,又是散文,又是文言文,会使他们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他们究竟学什么好呢?刚学了一首新诗,脑子里才有些印象和感觉,还没有来得及回味和咀嚼,又跟随着教科书和老师学习散文了,散文才接触个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又开始学习文言文了,文言文刚学一篇,才有些语感积累,单元课程又结束了。这样一个单元学下来,主题教育好像是落实了,但语文学习却有些乱了。其实如果按文章体裁组元,也体现某个主题岂不更好。像早期的语文教材,记叙文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所列几篇文章有顺叙、倒叙、插叙及各类记叙形式的,学生就可以非常集中地学习记叙文这个文体,老师就可以教一篇以引导学生自学另外几篇,学生容易自学,也容易合作和探究学习,更容易巩固,在语文教学上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二)作文与综合性学习编排在一起,随意性大,不成序列,不成体系,不利于学生作文的稳步提高
设置综合性学习是这套语文教科书的亮点,把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也很有创意。但作文的安排却缺少联系性和系统性,如七上的作文第一单元是《这就是我》;第二单元是结合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安排四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我从中学到了语文、关于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小议荧屏错别字);第三单元是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情感;第四单元是围绕“探索月球奥秘”在安排的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写作(一是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写一段话,进行故事接龙,二是围绕“月球”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三是在日记本上,写下你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第五单元是以“我爱我家”为话题,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先与他人交流然后写成作文,三项活动分别是:“老照片的故事”;选择自家最有意义的一件物品,向家人询问它的来龙去脉,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叙述一段家庭往事;针对“妈妈的唠叨”,模拟电话交流,并写一封劝慰的信。第六单元是围绕人类起源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