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教学,我们如何开启学生智慧
- 资源简介:
约4110个字。
思维教学,我们如何开启学生智慧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断言: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如今的课堂教学灌输现成知识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出现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选自成都市2008年的中考语文卷)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考试题,题后提出了两个问题: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如果我们抛开“语言运用”这个限制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看出:课堂教学是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思维的开启;注重对知识的简单识记,忽略了对怀疑的探究。课堂教学的现实是:小学生最天真,最不怕错误,小手总是高高举起,有时甚至是举起双手,担心老师不喊他;初中生开始害怕错误,总是羞怯生生地举起单手,犹抱琵琶半遮面;高中生被灌输的东西比较多,已经成为习惯,又要面子,能举手的就少了。越往高处学习,主动回答问题的越少,这也意味着课堂的问题也就越少,所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没有问题的课堂是问题最大的课堂,缺少思维的课堂是没有智慧的课堂。开展思维教学,开启学生智慧是深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法门。
一、思维教学,先弄明白再教学
英国文艺评论家艾略特指出:在信息的世界里,我们的知识在哪里?在知识世界里,我们的智慧在哪里?课堂教学,思维的依据是教材,思维的展开是教学内容。用思维打开智慧之门,教师教学的开始就要有三个明白,即“教师弄明白,让学生弄明白,让学生容易弄明白”,切实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弄“明白”。这就是当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知道知识在哪里;当知识扑面而来时,我们知道智慧在哪里。我们仅以教材与教学内容为例来说明思维教学中如何弄明白再教学的道理。
专家指出教材内容是为了使较为广大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教师用教材来教学生,它只是一个使用工具,是教材编制者为教师提供的“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它并不等于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它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二是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
理解了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教学的思考首先要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个内容必须确定准确,适合班级的学生需要。其次是在决定怎样教学生去学习,这个方法必须对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