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点审视,在最深层剖析:高考作文命题意图研究——辩证性始终是核心是考察意图所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18 10:00: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70字。

  在最高点审视,在最深层剖析
  高考作文命题意图研究
  -----辩证性始终是核心是考察意图所在
  高三语文组    王耀武
  根据我多年来对高考作文题的研究,我认为命题者一直都从考察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以学生能否对所给材料进行辩证性思考为抓手来设题的。甚至于当初对“话题作文”的理解也陷入误区,当时认为“话题作文”“写沾边就算”“极自由”的观点一度占据了舆论主流,笔者也曾随波逐流;但“解放”之后是向传统的回归,2006年命题形式又迅速恢复到“材料作文”的老形式,尽管有人为之加了个“新”字,但这种巨变的背后无非就是纠正话题作文过于宽泛的弊端、保护高考作文多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让学生用辩证性思维审题立意,依据“在最高点审视在最深层剖析” 的思维高度实现高考人才斟别筛选功能,达到作文题应有的“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
  现在再回顾当年的话题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命题者所给材料中辩证性因素仍然是很明显的,大家都是被这种新形式的“热炒”迷惑了,忽略了高考作文自产生之日起就固有的传统: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语言表达能力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思维与语言互为表里,而作文训练又往往沦为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的“形式主义”泥潭中。比如“诚信”这个话题,其思辨性特点就非常强:“诚出于已,信来于人”;“待人以诚才可收之以信”;“无诚则信不立”;二者所孕含的主客观对立统一的思辨性特色实际显而易见。其他的话题作文则更是不言而喻。
  下面,我就对2003年以来的全国卷作文作一纵向梳理,看看其一以贯之的命题思路。
  [2003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