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几点思考
江西省余江一中 周波松 徐大兵
【摘要】: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学习能力,且都有一种独立的欲望。他们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复杂性、偶然性或不确定性”视为能体现教学本质的必然现象,认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个性差异是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为此提出“加强多极化的课件研制”“ 开展各具个性的课文解读”的两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课程整合 个性差异 多极化课件 课文解读 教育资源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王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就应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王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是现代学习的核心特征,在学习活动中体现为:“我能学”。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学习能力。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欲望。他们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方案中,提出“创建轮型结构”的实验假设。明确提出把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偶然性或不确定性”视为教学本质特征,认为“复杂性、偶然性或不确定性”是学生和教师“发现”和“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