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0/26 12:52: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70个字。

  1、新闻两则教学(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走进新闻——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三、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
  四、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五、语言品味,学习提高。
  ♂看谁读得好,讲得好。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