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送别诗特点初探
- 资源简介:
约4870字。
唐代送别诗特点初探
三为
摘要: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家国故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成了文人笔下反复咏叹的主题。“离别”也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而诗人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人生追求,使得唐人的送别诗各具特色。
关键词:唐代送别诗初探
一、送别诗的种类多,涉及的范围广。
唐人的送别诗现存较多,纵观唐人送别诗,其种类较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亲人离别。主要写夫妻或兄弟离别的,如杜甫的《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妇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另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婚礼刚刚结束,新郎却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给人以悲壮的离别场景。又如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池。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想,长在荆门郢树烟。
全诗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情真意切,真切感人,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愤懑与愁苦。
2、送友人到外地做官的。唐人的送别诗,多数是送友人到外地做官的,其中有的是送友人升迁的,也有送被贬友人的。诗中寄托的感情不一。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过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写景色调清新,轻快而富于情调,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写好友或同僚被贬去外地做官的,其间感情又有所不同。如王勃的《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会在对方梦里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又如柳宗元的《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年当为邻舍翁。
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表达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的同情和安慰。
3、写送友人远征的。这类诗多数抒发作者的慷慨壮志,或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复绛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去中。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从大处着眼,抒发作者的壮志,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又如岑参的《送立副使赴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去西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诗中既不写的歌舞盛宴,也不写难舍之情,只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字里行间激情荡漾。
4、写送友人远游或归家的。唐人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写送友人回家或远游的,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位诗人愉快的分手,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再如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