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海星中学 傅雅绒
一、为什么要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
21 世纪即将到来,知识经济主宰的社会也徐徐拉开了帷幕。知识经济的发展强调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具有较全面的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指出了时代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教育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但从上学起就被管得死死的。在许多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只有老师让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回答问题,你不能离开所谓“标准答案”;你没法问老师课本以外的一些问题……整天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时间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甚至个性和创新意识都将被磨灭殆尽,学生仿佛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单一死板、一成不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成了极大危害,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构建创造性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兴趣是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有了兴趣,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渴望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 ,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
因此,笔者认真学习和积累了创造性教学方面的有关资料,并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能与大家探讨有关创造性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目标及实现条件
通过“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期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想象,培养他们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
2 、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独立见解,不盲从。
3 、能用学到的方法独立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