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班主任工作
- 资源简介:
约2750个字。
漫谈班主任工作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分校唐喜峰(222006)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只是学校认可我,而学生不认可我,我宁愿不要当那样所谓优秀的班主任。”——题记
情景一:
有两位同学可是能是上自习课时被班主任老师发现,班主任老师让他第二天上课站一天,第二天的数学课,我发现学生站在教室的后面,我就说了一句“我的课堂不需要站着听课的同学”,竟赢得全班经久不息的掌声,学生太想老师爱他啦!太想老师尊重他啦!太想老师能与他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我们的老师为何说“不”?何以说“不”?
情景二:
“我感动的是有的老师早上早早到学校:我感动的是有的老师晚上很晚才回家;我感动的是有的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我感动的是有的老师放弃自家的很多事情全身心投入在学校的工作中……”听到这样领导的说话,我没有一丝丝的感动,我反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与失落:试想,一个不爱家的老师能培养出一个爱国的学生?一个不关心自己身体的人他能教出关心别人的人?一个只依靠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能谈上什么效率?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这样的老师?老师是不是只能做这样一个“蜡烛”?我无言以对!
情景三:
“学期一开始,老师必须严厉,让学生怕你,这样你的话他才会听,你的课他才不会捣蛋,你的班级纪律才会好!”年级主任语重心长对我们班主任开会讲到。老师与学生是不是天生的一种“敌我”关系?班主任老师是不是整天不带笑容的一种人,是不是与学生对立起来的一种人?笔者脑海里跳出了雷夫的话“我的教室里没有紧张与恐惧,只有爱与温暖”(《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不是雷夫所在的国家教育与我们的国情不一样?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太“油条”?每一个学期结束时的老师测评,学生所喜爱的班主任老师与学校评选出的优秀班主任有时大不一样,到底优秀班主任是由谁说了算?是怎么样的一种评价体系?是不是就可以由什么样的成绩或者常规管理量化考核出来的?如果真的是这样,我相信雷夫他也不是个优秀的班主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