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原创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7490个字。
2012年中考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原创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着重 附着 着急穿着打扮
B.干燥噪音急躁下河洗澡
C.沾染玷污粘贴拈轻怕重
D.差遣参差差点儿差强人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证券满堂彩义愤填膺 不可思义
B.梗概座右铭目不暇接 断璧残垣
C.峰拥圆舞曲惟妙惟肖 大声疾呼
D.家具一柱香 相形见拙 莫衷一是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了赵本山、没有了零点钟声、没有了植入广告,
“回家过大年”的主题,以“龙年”、“家”、“春晚三十年”、“天下一家”为四大,为观众了一场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盛会,同时以“春晚30年”为主线,观众高度共鸣。
A.围绕模块表现触发
B.环绕版块呈现引爆
C.围绕板块呈现引发
D.环绕板块奉献引起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B.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写人为主,《陈涉世家》就选自其中。
C. 古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指战争,“玉帛”指和平。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高尔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 。”
(4) 品读战争题材的古诗,刀光剑影、鼓角争鸣:那是“,甲光向日金鳞开”的紧急战事(《雁门太守行》);那是“马作的卢飞快,”的冲锋陷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那是“,千嶂里,”的苍凉边关(《渔家傲•秋思》)。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在原地停下来?终点还没到达;继续跑下去?身体的力气又已接近透支。。。。。
①倘若在比赛中,他便失去了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的机会
②生活中亦如此,面对一个目标,有的人选择了停留,而有些人则选择了继续
③这样的问题总困扰着自己,直到自己停下或者到达终点
④当然,停下休息的人也会有到达终点的一天,但他却比别人延长了成功的时间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3日电(记者赵达、王昊魁)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今日央视综合频道20点播出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典礼中揭晓。
在这份凝聚大爱、感动国人的名单中,两弹元勋朱光亚、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刘金国、跨越海峡两岸的希望之翼张平宜、为民造福的好书记杨善洲、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最美妈妈”吴菊萍、悉心照料养母12年的孟佩杰、妙手仁医吴孟超、无臂钢琴师刘伟等入选。同时,《感动中国》在创办十周年之际,将此次特别致敬人物献给了“白方礼们”。
材料二这也许就是我们寻找的感动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最精美地把握住这个概念的真谛与内涵。中国,只有社会主义中国,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命题书写得这样动人。
(1)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