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用“师爱”浇灌祖国的花朵<br>
德育案例分析 陈先包<br>
<br>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七年多了,谈起教育经验虽然还比不上那些从教几十年的老班主任,但我也从这短短的七年多的教育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师爱不仅是师德的灵魂,更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我们只有付出这种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师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br>
我班有个女生陈小芳,在她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由父亲照养,他父亲对她并不是很疼爱。由于从小失去了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所以她平时性格固执、孤僻,脾气暴躁,纪律散漫,衣着零乱,学习马虎,作业书写潦草,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常被老师批评,但总是屡教不改。因此我对她的要求并不高,只求她能安心学习,不捣乱,不出乱子,不拖班级的后腿就行了。但是有时她的衣着确实太污秽不堪了,作业书写也太潦草了。于是我就批评她说:“一个女还子家都不如男孩子整洁,成何体统。”只见她羞涩地低下了头,沉默不语。有一次我批改到她的作文《我的老师》,文中这样写道:“陈老师,你经常批评我,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其实我很想做你的好学生,你不要再说我不如男同学了,我会改的,请你相信我。”看了她的作文,我震惊了!平时一个不经意的批评,却深深地刺伤了她的自尊心。我立刻陷入了沉思:我对像她这样的学生关心了吗?对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了吗?不!平时我只知道对他们的学习方面提出各种要求,而对他们的生活情况与内心世界则从无问津,还给他们带来了心灵的创伤。我发现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不足之处,还没有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以便对症下药,对他们的教育还缺乏耐心和信心。<br>